十六型人格鄙视链——你是“鄙视链”的顶端还是底端?

2024-11-4


你是否曾经做过MBTI性格测试,得到了那四个字母的组合,然后开始好奇自己的性格在整个十六型人格中处于什么位置?也许你知道了自己是INTJ、ESFP或是别的类型,但你可能不知道,十六型人格中存在着一条微妙的“鄙视链”。

这条“鄙视链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歧视或贬低,而是一种幽默性的“互看不爽”。每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缺点,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表现。而这种差异在十六型人格的社群中,常常会被拿来调侃甚至“竞争”,形成一种独特的“鄙视”文化。

一、什么是十六型人格?

十六型人格理论源自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的心理类型学说,后来由伊莎贝尔·迈尔斯和凯瑟琳·布里格斯发展成为我们熟知的MBTI(Myers-BriggsTypeIndicator)性格测试。这个测试将人们的性格划分为四个维度:内向与外向(I/E)、直觉与感觉(N/S)、思考与情感(T/F)、判断与知觉(J/P)。每个维度上都有两个对立面,最终形成16种不同的性格组合。

这些性格类型并没有高低之分,正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不同性格的表现方式的反应,创造了所谓的“鄙视链”。

二、十六型人格鄙视链的运作方式

十六型人格鄙视链可以简单理解为:某些性格类型觉得其他类型在某些方面“比较差劲”或者“看不惯”,而这种评价通常基于彼此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。

例如:

INTJ认为自己是“冷静的战略家”,他们可能会觉得那些感性、情绪化的性格类型(如ENFP或ESFP)过于“感性”或“幼稚”,而这些感性型人格则认为INTJ太“冷漠”和“不懂享受生活”。

ESTP喜欢行动和冒险,他们常常看不起那些花大量时间思考却缺乏行动力的性格类型(如INFP),他们觉得“想太多不如干起来”。

INFJ这种少见的理想主义者,可能觉得那些过于实际和以眼前利益为重的类型(如ESTJ)缺乏远见,而现实型人格则可能会认为INFJ在“白日做梦”。

这种“鄙视链”不仅存在于不同性格的相互评价中,还反映在每种性格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上。不同性格的视角导致了对某些事物的偏好与不满,进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竞争关系。

三、鄙视链的各类代表人物

在十六型人格的鄙视链上,不同的性格类型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

“冷静的战略家”——INTJ

INTJ被认为是整个MBTI体系中最具战略头脑的类型。他们善于长远规划和思考,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有逻辑和理性。因此,他们往往站在鄙视链的顶端,觉得自己比其他性格类型“看得更远”。INTJ可能会对那些情感型的F类型和行动力强的P类型颇有微词,觉得他们“不够理智”或者“缺乏深度”。

“务实的领导者”——ESTJ

ESTJ崇尚规则和效率,他们注重实际的执行力,是典型的领导者类型。ESTJ看不起那些“没有条理”的N型和“随性而为”的P型,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太不现实,无法有效完成任务。ESTJ往往认为,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计划,事情才能得以解决。

“感性自由派”——ENFP

ENFP是典型的感性且充满活力的人,他们有强烈的创造力和好奇心。他们看不起那些拘泥于规则和制度的J型,觉得他们“太死板、不懂变通”。而ENFP也容易被那些冷静理性的T类型误解,认为他们太过感性和冲动。

“行动派冒险家”——ESTP

ESTP喜欢冒险和即时行动,是最注重实战和体验的类型。他们对那些过于深思熟虑却不敢采取行动的I型和N型人格有些不屑,认为“纸上谈兵”远不如直接动手来得有效。他们崇尚的是即刻的满足和结果。

四、鄙视链背后的心理根源

为什么人们会在性格类型上产生鄙视链?这背后其实源自人类的本能——我们习惯以自己的视角来审视世界,而当别人的行为和我们不同,甚至相反时,便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或贬低对方的倾向。

这种鄙视链的形成与我们对效率、情感、理性、创造力等不同价值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。某些性格重视秩序和计划,他们觉得其他人太混乱;而有些性格重视自由和创造,他们觉得那些遵守规则的人“缺乏灵性”。当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冲突时,这种“鄙视”心理就会被激发。

当我们深入研究十六型人格鄙视链时,可能会发现自己也曾无意识地参与其中。每种性格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足,而当我们试图从中“脱颖而出”时,也不禁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。

五、鄙视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

十六型人格的鄙视链不仅仅是趣味性的分析,它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实际影响。不同性格类型之间的互相评价、误解,甚至是轻视,往往会导致沟通上的障碍,甚至引发冲突。

例如,INTP这种性格可能会被认为是过于“理性”和“冷漠”,在团队合作中,他们的独立思考方式可能导致他人觉得他们“不合群”或“难以沟通”。而ESFJ这种非常注重社交关系的性格类型,往往无法理解INTP的行为,认为他们在社交中不够热情和主动。

这种差异不仅限于工作场所,甚至在亲密关系中也可能带来问题。想象一下,一个ESTJ与INFP的情侣组合,一个注重实际、目标明确,另一个却崇尚自由、感性丰富。两者的差异可能导致他们在决策、生活方式以及情感表达上出现严重分歧,从而加剧彼此的矛盾。

六、如何打破鄙视链的误区

尽管性格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“鄙视”,但我们并不应该将鄙视链看作是绝对的评价标准。每一种性格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到这些差异,并尊重不同性格的独特贡献。

接受差异

我们需要明白,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,正是因为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共存。INTJ的战略思维或许在制定长期计划时无可替代,而ENFP的创造力和灵感则可能在创新和打破常规方面带来无限的可能性。学会接受和包容这些差异,是打破鄙视链的第一步。

跨类型合作

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不同性格的优势时,可以通过跨类型的合作来发挥集体智慧。例如,一个ESTP和一个INFJ可能在项目执行上形成互补,前者负责立即的行动和实施,后者负责长远的愿景和规划。通过协同合作,我们可以在团队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。

跳出固有框架

不要仅仅依赖自己的性格框架去评判他人,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。每个性格类型都拥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,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避免用“鄙视”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人。

七、鄙视链之外的另一种可能

打破鄙视链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抹去性格上的差异,而是通过理解这些差异来构建更和谐的关系。每一种性格类型都在这个世界上有其独特的贡献,无论你是INFJ、ESTP还是INTJ,只要你能发挥自己的优势,并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,那么你就能成为“鄙视链”之外的赢家。

十六型人格的鄙视链其实是一种幽默和调侃,但背后也反映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差异。如果我们能以更加开放、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些差异,那么在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中,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理解与共鸣。

©2006-2024 壹悦心理版权所有